图片

    《创新胃癌手术》等

    时间:2023-10-01 04:01

创新胃癌手术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胃癌根治术后容易出现消化液反流、吞咽困难等问题,给患者带来长期难以忍受的痛苦。同时,胃切除术破坏了叶酸、维生素B12、铁吸收的内部环境,导致患者长期贫血、营养不良,甚至身体衰竭。如何在保证根治性切除范围的同时,有效抑制消化液反流、保留胃体远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已成为当前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肿瘤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病房主任薛英伟教授等首创“保贲门近端胃根治术”。主要方法是将上切口线置于贲门下方1~2厘米处。订书机的头部是嵌入该区域的荷包。在术中病理证实无残癌的情况下,采用常规方法吻合残胃,同时进行幽门成形术。清扫1、2站淋巴结时,应注意保留迷走神经的腹腔和肝支,并仔细清扫心旁淋巴结并针对性切除,从而保留食管和食管的解剖和生理结构。心脏括约肌不影响根治性手术的治疗效果。的目标。实践证明,创新性胃癌手术消除了患者术后长期烧心、反酸等胃肠道反流症状,并避免了术后贫血的发生。

经检索核实,证实该创新手术国内外文献尚未报道。

拔罐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方法

拔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的自然疗法,在基层和民间广泛应用。但以往这种疗法多用于外伤、腰腿痛等,内科很少使用,儿科临床应用更是少之又少。

浙江萧山中医院洪家轩主任医师近日带领团队完成了《小儿哮喘(肺炎)拔罐防治技术》。研究小组采用动静罐结合背部穴位吸引技术治疗了75名哮喘发作的儿童。孩子在治疗期间没有服用任何中西药。治疗期间观察肺功能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证实拔罐疗法可改善儿童轻、中度哮喘发作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其治疗轻、中度哮喘发作的有效率分别为81.8%和71.4%。临床实践表明,在小儿哮喘发作的早期,单纯拔罐疗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和体征。建议有哮喘病史的儿童一旦哮喘发作就可以采用拔罐疗法来预防和制止哮喘发作。同时,拔罐疗法对于治疗小儿肺炎也有疗效。例如,一名6岁女孩患间质性肺炎两个多月,多种抗生素无效。经中药、拔罐治疗3周后痊愈。

据悉,“小儿哮喘(肺炎)拔罐疗法防治技术”已通过专家论证,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中医药临床适用技术推广项目。

中医治疗地中海贫血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牵头、303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组成的科研团队完成中药治疗地中海贫血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年后的医学。不久前,他荣获中国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地中海贫血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我国约有3000万患者和基因携带者。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省份和新疆,其中海南、广东、广西为高发地区。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重症患者需要终生输血和除铁治疗。广安门医院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志奎教授根据中医“肾藏精生髓”物理原理,大胆提出“肾生髓,髓生血”的科学假说。治疗。研究所与303医院组成国家项目研究团队。研究团队成立后,深入广西高发地区,历经20余年、12批临床研究,共收治156名β地中海贫血患者。按照国际公认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衡量,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血液指标方面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总体有效率达92.9%。其中145例患者停药后随访3~6个月。药物平均疗效维持2~4个月。

参与项目验收的专家评价:中医药在治疗地中海贫血方面显示出了足够的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治疗该病的成功路径。其研究总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腋动脉引流治疗下肢动脉阻塞

浙江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血管外科医生创造了一种新型血流系统,利用84厘米长的人造血管,将血液从手部的血液通过皮下“隧道”引流到腿部,解决了问题。患者下肢动脉堵塞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患者75岁。两年前,他注意到自己的脚经常疼痛。去年年底,他被诊断出患有髂动脉硬化闭塞症。今年3月疼痛加剧。当他到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时,医生发现他的脚冰凉,左脚脚趾已经坏死。血管造影显示双侧肾动脉开口以下的主髂动脉完全闭塞,只有手术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然而,传统手术需要剥离硬化和闭塞的主髂动脉,并用人造血管代替。手术创伤过大,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切口裂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同时,患者患有高血压,并装有起搏器,因此手术风险极大。经过科学设计,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抛弃了传统的手术方法,采用皮下钻“隧道”的方式,将一根84厘米长的人造血管从腋动脉直接连接到股动脉。血液直接流入腿部。手术后,患者冰冷的双脚很快变得温暖、蜡质、红润,疼痛也消失了。

据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专家介绍,这种新型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同的优点。

信海科技 | ©All Rights Reserved.